
拉法将成为最后一战
加沙地面战事已经持续了100多天。哈马斯下辖武装卡桑旅麾下的北部2个、中部1个、南部2个共5个旅中,有4个已经参战。
分别是加沙北部的北部旅、加沙旅;加沙中部旅;加沙南部的汗尤尼斯旅和拉法旅。按照以色列估计,哈马斯一共40000余人,其中包括数千非战斗部队。
以色列国防军共参战27个旅。哈马斯和以军兵力对比大致是4:27,当然,以军还有F-16/F-35、坦克、重炮、军舰等全面地空三维火力。
从参战兵力、武器装备、后勤补给,以色列形成了全方位绝对优势。所以,在加沙战场上是哈马斯用旅对抗以军师甚至军级别作战。
这种优势兵力、优势装备的仗,在军事史上都绝无仅有。不管以军打成什么样,交战双方的表现都是绝对能上电影的。
有意思的是,以军在2月初刚撤出加沙北部宣称战斗结束,结果就发现哈马斯警察已经拿到了200美元的工资,甚至还在街头抓了一波趁乱打劫的小偷。气得以军对哈马斯在北部的临时办公室区域猛炸。
在加沙南部地区,以军仍然在用10个师缠斗哈马斯的1个汗尤尼斯旅,兵力比例仍然是10:1。
现在以色列面对的情况是,首先三个月加沙北部和中部的战斗全程无亮点,甚至还出现了以军误杀人质情况,唯一有价值的就是在空军和海军重炮炸弹掩护下,救出两名困守在拉法的人质。
其次,截止2月15日以军官宣阵亡570人,其中5名上校、10名中校,42名少校。
大致相当于阵亡一个营兵力,有5个旅长、10个营长和42个连长。怎么评价呢?只能说以军绝对是军事历史上最“身先士卒”的部队。
面对这种情况,以军要想找补,只能继续向最后一个在拉法市驻守的哈马斯旅发动进攻表演。总不能向国内宣布以军已经尽力,实在干不动哈马斯吧?
还有个情况是,巴以开打后,加沙北部、中部居民逐渐南迁,向最后的拉法口岸聚集。据联合国数据,拉法口岸难民人数从冲突前的25万激增至140万。在拉法空白区域,密密麻麻全是难民帐篷。
一旦开战,这些难民势必会成为以色列最后的大麻烦,恐酿成史无前例的人道主义灾难。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大部分西方国家都坚决反对以色列在拉法开展军事行动。
问题是,如果内塔尼亚胡宣布对哈马斯消灭行动失败,不说对国内的民族信心是打击,就是剩余未解救的130名人质家属的口水恐怕也把内塔尼亚胡淹了。
以军战斗力“菜”的有据可循
巷战难搞、先进装备空军都没用武之地,再叠加难民影响,以军根本不能放开了打。这些都是因素但这只能说明以军会打得比较慢,但还不至于出现打不过的情况。
以军现在的表现,真的只能用“菜”来解释。其实早在2006年的以黎战争中,以军在21世纪的实际战力早就露出端倪。
2000年,以军撤出第五次中东战争后占领的南黎巴嫩地区。最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区发展出了一支叫黎巴嫩真主党的武装。
真主党以本土最广泛的宗教组织为思想、以什叶派知识分子为组织骨干建立严密组织架构,以什叶派民众为基本盘,以武装斗争以色列为方式为辖区民众谋取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
听着是不是很耳熟?除了政治方针相似性,武装斗争也很有特色。
由于黎巴嫩真主党常规力量弱小,所以从来不搞正面对抗,不集结大部队。而是用小股游击队开展高频、低强度袭扰。
今天在这边埋个雷,明天偷袭巡逻分队,后天发射一枚火箭弹。主打一个没完没了,坚持不懈、神出鬼没。结果,以色列在2000年放弃占领区,理由是为了“和平”。
2006年7月,以军实在不堪其扰,开展“正义报仇行动”进军黎巴嫩,要狠狠报复真主党。
7月19日,以军精锐第7旅、第188旅、第401装甲旅和特战旅4000人杀向一个名叫马鲁·拉斯的黎巴嫩村庄。
防守该村庄的有十几名真主党士兵和30余名民兵,共计50人。双方兵力对比为1:80。
战役的结果是,10天内以军坦克、火炮、飞机每天打过去的炸弹超过8000枚,把村庄炸成了一片废墟。结果真主党利用摩托车、AK、火箭弹和地道同以军周旋打死打伤以军30余人。最终,以军被迫撤退。
从这一仗开始,真主党认识到,这种呈散成沙的战术在建筑区域内,才能有效可克制以军攻势,现在的哈马斯这一战术的嫡传弟子。那么问题是,以军为什么就变得这么菜?
以军为什么变“菜”了?
以色列建立的本质就是美西方的代言人。1947年,以色列在美西方疯狂输血下,利用绝对的军事、组织和政治体制优势对一盘散沙阿拉伯世界发动突袭。这点和英国清教徒远征北美十三州没什么不同。
随着连续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彻底奠定了在中东的绝对优势地位。自身从雇佣兵团体转为了和美西方对等的政治实体。双方关系从“咱们”变成了“我们”和“你们”。
既然有了绝对的基本盘、稳定发展的国族认同,和西方的关系也开始逐渐走向正常化,而西方也不会再不加任何条件的血本支持。
和当年北美清教徒还尊奉大西洋对岸的伊丽莎白为女王,结果要被吸血的时候,杀起大英皇军绝不手软是一个道理。以色列也对美国的指导颇为不爽。
最关键的是,阿拉伯国家连续惨败必然要面临彻底的结构改革,而且由于连续失败改革阻力锐减。而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打赢以色列。
虽然埃及没有任何领土纠纷,但仍然保留40万大军和4000辆T-72总不能是为了针对哈马斯吧。说到底,沙特、约旦、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上层再怎么和以色列媾和,底层仇恨以色列的民意基础几乎没变过。
中国历史上,少数族群以先进组织、军事能力占据中原的大概有三种选择。要么像不吸收汉人文明的蒙元被逐出关外然后退化;要么像匈奴、鲜卑政权覆灭后丧失国族认同消失在历史中;要么像女真人融进大一统民族内。
以色列现在900万人口有超过200万阿拉伯裔,必然要面临着回归中东本土地缘环境、资源、人口结构的正常水平,这是融入中东文明的表现。
但实际的情况是,以色列的进步相对于敌人进步的速度太慢了,就等于退步。
很多人都认为,“伊斯兰抵抗运动”是宗教组织,但实际上正在快速融入各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甚至是马克思主义,泛左翼的联盟正在中东成型。
这些组织正在变得更加理性、有组织性和战斗力。而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才是极端、保守、魔怔又头铁的那个。
当年北美清教徒能成功,一是几个世纪内都有大量欧洲人主动移民,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削弱印第安土著的人口优势。二是信息交通不便很容易逐个击破,一直无法形成高效的统一战线。
三是欧洲人还能肆无忌惮的大搞种族灭绝。一些熟练掌握马屁、枪械、甚至信奉基督战力很强的部落也被杀的一干二净。
现代社会有个好处,一是以色列没法大搞种族屠杀,二是通信设施让抵抗经验广泛传播。
据加沙卫生部统计以军大屠杀造成2.8万平民死亡。而哈马斯中有大量士兵来自孤儿、复仇者。现在看起来哈马斯又多了大批兵员了。
